2025/8/13 9:27:11
驳岸木桩施工中保证垂直度是确保结构稳定性和耐久性的关键,需从施工工艺、测量控制及过程管理等方面综合控制:
1. 测量放样
施工前采用全站仪或经纬仪对桩位进行,标记轴线及桩心位置,并设置控制基准线。通过拉线或激光标线仪辅助定位,确保桩位平面坐标和方向符合设计要求,避免因定位偏差导致倾斜。
2. 选用适配打桩设备
根据地质条件选择振动锤、静压桩机等设备,确保设备工作平台稳固。设备安装时需调平基座,并通过水平尺或电子传感器校准桩架垂直度。打桩过程中保持桩锤与桩身轴线重合,避免偏心施压造成偏移。
3. 设置导向装置
在桩位两侧安装可调式导向架或钢模板,限制木桩水平位移。对于深长桩体,可分段设置多层导向架,首节入土1-2m时暂停施工,复核垂直度后再继续打入。水下施工可采用导向笼或定位框架辅助定位。
4. 动态监测与纠偏
施工中采用双经纬仪90°交叉观测或倾角仪实时监测,每打入0.5-1m测量一次垂直度。发现偏差时立即停止,通过调整设备角度、局部开挖纠偏或使用千斤顶顶推修正。纠偏后需复测,偏差应控制在≤1%桩长。
5. 优化施工工艺
- 分段施打:长桩分节施工,每节接桩前校正垂直度;
- 控制贯入速率:硬土层降低锤击速度,避免急沉导致倾斜;
- 预钻孔引孔:复杂地层预先钻导向孔,减少入土阻力偏差。
6. 材料与人工管控
选用顺直度达标的木桩,剔除弯曲或缺陷桩体。操作人员需经培训,掌握垂线法、吊锤目测等简易检测方法,配合仪器实现双重校验。
7. 验收与记录
施工后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或全站仪进行终验收,留存垂直度检测数据。对偏差超限桩体需补桩或加固处理,确保整体结构受力均匀。
通过以上措施的系统实施,可有效控制木桩垂直度误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(通常≤1.5%),保障驳岸工程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。